昨日,央行在最新發布的《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3》中介紹了去年一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,并警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存在的風險。央行稱,去年一年互聯網金融得到迅猛發展,但其風險亦不容忽視,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活動經常突破現有的監管邊界,進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帶,甚至可能觸及非法集資、非法經營等“底線”。
去年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
央行在年報中稱,隨著互聯網技術對金融領域的不斷滲透,互聯網與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勢所趨。央行數據顯示,在互聯網支付業務方面,截至8月,在獲得許可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中,提供網絡支付服務的有97家。支付機構全年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153.38億筆,金額總計達到9.22萬億元。
互聯網金融企業或觸及非法集資
央行特別提到,p2p借貸平臺從事金融業務,但現有法律規則難以明確界定其金融屬性并進行有效規范。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活動經常突破現有的監管邊界,p2p借貸平臺會產生大量資金沉淀,容易發生挪用資金甚至卷款潛逃的風險。
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認為,今年以來銀監會多次召開會議解決p2p平臺的監管問題,旨在治不在堵。監管層不想扼殺p2p行業在民間借貸中發揮的直接融資作用。他表示,若p2p平臺是以抵押,質押,擔保等為主的,則可能面臨的監管較為嚴格,央行將從注冊資本,資金運用、管理人員、技術、制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監管。
北京金恒智能系統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法律聲明:未經許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轉載本站內容等行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!
電話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傳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備10010038號-2網站XML
智慧機房
在線體驗